【案例回放】不开刀也能“切”肿瘤

  • 文:消化一科 高汇涑、朴莲淑
  • 审校:王敬贤
  • 审核:宋晓妮
  • 日期:2023-11-09

邓阿姨多年来一直饱受排便困难和腹痛困扰,1 个月前在我院门诊做胃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巨大息肉样肿物,病理结果显示结肠绒毛管状腺瘤,是良性病变。邓阿姨非常担心,慕名来到我们消化科就诊。

虽然活检结果为良性病变,但活检组织大小对于巨大肿物来说,仅为冰山一角,因此,为进一步评估病变及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入 院后,医生再次为邓阿姨做了一次肠镜,而这次肠镜与之前不同的是放大内镜和染色内镜结合的精细筛查,该检查一般用于消化道早癌的筛查。经检查发现阿姨的巨大息肉部分腺管和血管有改变,考虑局部有结肠早癌可能性!


负责医生详细的介绍了下一步治疗方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或者外科手术。患者和家属在充分了解病情和两种治疗的优缺点后,最终选择了 ESD 术。

手术中的难度如同术前评估一样,病变的大小和刁钻的位置给术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医生耐心的、巧妙的克服了一切难关,将整个肿物完整的剥离了出来,取出来的肿瘤大小居然达到了 8 厘米 x7 厘米!术后最终病理结果是:结肠绒毛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局灶癌变,癌变限于粘膜层内,边界及基底净。病理结果和我们术前评估的结果完全相符,手术做的也很成功,达到了治愈性切除!


术后,经过我们专业的医护团队精心管理,邓阿姨无腹痛、发热 、便血等并发症表现,24小时可以下地活动了,72小时可以逐渐恢复 饮食! 邓阿姨开心的说“哪哪儿都不疼,啥也不受影响,真好!”邓阿姨非常庆幸及时发现并采用了ESD 方法处理了这个隐患,让她免受开刀之苦!

小科普

2022 年最新的《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 识》里指出高龄、男性、家族史、吸烟、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 不良生活方式如运动量减少(久坐不动)和高脂低纤维饮食等是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针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或筛查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病灶活检病理学显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应进一步通过精查或超声内镜等技术判断有无黏膜下深度浸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若病变无黏膜下深度浸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 ,推荐内镜下切除。

什么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在内镜黏膜下注射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在病变所在部位的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从而完整地切除病灶,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和癌前病变的目的。目前,此项技术在我科已经非常成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术)适应症

1.肿瘤直径<3cm

2.肿瘤侵犯肠周<30%

3.切缘距离肿瘤>3mm

4. 活动,不固定

5.仅适用于 T1 期肿瘤

6.高-中分化

7.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征象